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变与不变:人形机器人将从“演员”变“同事”
2024年WRC上,人形机器人合计的展出数量已经达到了27款。而今年,参展WRC的厂商数量超过200家,光人形机器人厂家数量就超过了50家。各类展品则合计达到1500件,高出去年900件;新品发布100余件,数量较去年翻倍。
2024年WRC上,人形机器人合计的展出数量已经达到了27款。而今年,参展WRC的厂商数量超过200家,光人形机器人厂家数量就超过了50家。各类展品则合计达到1500件,高出去年900件;新品发布100余件,数量较去年翻倍。
人形机器人,又称仿生人,是一种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,具有和人类相似的肌体。其中本体是指人形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实体硬件部分,是机器人实现各种功能的“物理底座”。
它们不需要遥控指令,依靠超宽带定位系统自主避障,通过衍生式设计的轻量化结构完成群体飞行……这是科技公司Festo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首秀的全新仿生机器人,像一群迷你的机械昆虫,用工程技术复刻了自然生物的协作飞行能力。
在“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”的场馆外,时时排起一眼望不到头的进场队伍。场馆内,机器人便利店、机器人咖啡等零售服务点围着一层层的观众。不少专业观众,或是家长带着孩子,借由大会展台,纷纷前来一探究竟。
我得承认,我这个人有点懒。每天早上赖床不起,总幻想着有个机器人能帮我冲杯咖啡,顺便把早餐端到床边。那种金属手臂轻轻转动,蒸汽从咖啡杯里升起,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烘焙的香味——听起来像科幻电影吧?但朋友们,这可不是我的白日梦。就在2025年的今天,机器人已经在悄无声
推开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北门,迎面扑来就是人群的低声惊叹——有人举着手机追拍拳击人形的挥臂瞬间,有人被机械臂精准夹取散乱零件的动作吸引,目光一秒没移开。
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《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明确提出以数据要素为驱动、场景开放为抓手,重点布局通用人工智能、人形机器人、6G、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,旨在构建未来产业全周期投入体系,推动北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示范
在下午的高峰时段,要从一个展台走到另一个展台都变得有些困难。当笔者想去看宇树科技的机器人拳击赛时,却发现擂台周围起码围了五层观众,只好通过上方的大屏幕观看场内赛况。
立秋已过,暑气未消。北京城上空的骄阳依旧炙热如火,蒸腾了夏末最后一丝潮湿。热烈的天气里,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人声鼎沸——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这场科技盛宴吸引了全球目光。
这是京东今年高调入局具身智能领域以来,三个月里投的第六个具身智能团队,在此之前,京东几乎将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几家在融资的明星团队都投了一遍。
大盘:指数今日看涨,防调整;日内下方支撑位:3600点,横盘整理位:3640上下30个点区间,上方压力位:3680点
几十台人形机器人同时在你面前协同作业,这是不是你脑海里曾经幻想过的未来场景?这一幕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(下称“2025WRC”)现场出现了。在优必选展台,一群和真人差不多高的人形机器人在车间里井然有序地工作,有的搬运重物、有的分拣货品,还有的会自主更换电池
2025年初,伴随Deepseek横空出世,全球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,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呈现出了群体性突破之势:大语言模型、多模态模型和具身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,正推动人工智能向更高效、更智能的方向快速发展。在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,其与实体经
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产物,随着技术加速演进、产品不断迭代,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场景。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,中国电子学会组织遴选出的《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》发布,为人们描绘出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未来图景。
北京时间8月11日,据《旧金山标准报》报道,上周五晚上,旧金山市场街新建的联合办公大楼Frontier Tower地下室,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赛博朋克风格的地下机器人格斗场。
8月8日,全球顶级机器人盛会——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,200余家顶尖企业带来1500余件展品,其中100余款是"全球首发"黑科技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同台竞技,数量创下历史之最。
10-8.16这一周,我国国内的重要事件相互叠加,美国关税政策动向与美俄首脑会晤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凸显。本周不仅在于多个领域的“时间窗口”重叠,从历史记忆的传承到经济数据的研判,从科技前沿的突破到自然灾害的应对,从国际舞台的发声到民生底线的坚守,每一个维度都考
这场科技盛会不仅展现了机器人技术的最新突破,更显现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,机器人正向复合式、AI具身化、场景化加速演进。同时,中国机器人产业链“出海”进入新阶段。
根据KBV Research数据,202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4亿美元,预计到2030年将激增至396亿美元,CAGR高达51.86%。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更预测,远期需求或达100亿台。
当前,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、产品不断迭代,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。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,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人形机器人十大最具潜力应用场景,包括电站操作、田间精细作业、生活日常照料、灾害救助等。